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药学专业的王欣越每次触摸药用植物都是一种喜悦

来源:未知 作者:最新更新
  收集藥用植物標本2000余份,收集珍貴種子50余份、特征藥材10余種、引種培養10多種,記錄下1.7萬余張相片、6部視頻……今年暑期,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五屆大學生中藥資源科學考察隊翻越綿綿的草原、蒼茫的沙漠、險惡的峽谷,跋涉了烏魯木齊、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昭蘇等地,行程超過8000公裏,將論文寫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
  
  一方水土一方藥在和田市玉龍喀什河畔,輔導教師楊青山輕輕地挖起一株沙地上的植物:「咱們來看,這黃色小花、尖利的葉片,知道它是什麽藥用植物嗎?」楊青山將它遞給同學們:「這是拐軸鴉蔥。它的葉片常線性,先端長漸尖,常卷曲成鉤狀,莖垂直卻橫折成長,要緊記它的特點,對咱們的研討很有幫助。」
  
  連續5年帶隊展開中藥資源科考的楊青山重視實踐與人文關心的結合,「在新疆,咱們研討野生藥材,收集種子,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感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孕育了千萬道地藥材』,學會習慣變幻莫千的社會,積極探索適合自己開展的路途。」
  
  在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隊員興奮地拿出一株植物:「教師,咱們找到拐軸鴉蔥了!」楊青山微笑糾正:「這是彎莖假苦菜,其莖是彎曲的,並且葉片更加寬廣,它花的形狀也有所不同。雖與拐軸鴉蔥相似,但它們在藥效和用途上大有不同。」
  
  采摘艱辛不怕難在新疆昭蘇縣,地形多變,地形層次,獨特的氣候造就了特有的生態環境。盡管科考隊成員都接受了長時間的練習,隨著海拔的逐步上升,仍有些隊員對高原環境不適。
  
  收集中藥標本也是要經歷千難萬險的。讓葛家樂同學記憶猶新的是在吉木乃縣的沼澤地收集花藺,沼澤地濕滑、蟲蚊繁多。隊員們只能彼此拉拽衣帶,小心謹慎用手扒開交錯遮掩的植物。「沼澤的泥濘緊緊吸附在腳上,一不小心就會滑倒,而密布的蘆葦和水草如同迷宮,收集困難重重。」
  
  2022級中藥學專業的王欣越每次接觸藥用植物都是一種高興。眼前是繁密的灌木叢,推開擋在前面的荊棘,雙手緊緊地握住鎬頭,緩緩地在土壤中掘去。每挖一寸,心跳都跟著加速,終於,一個淡黃色的根莖逐步顯露在眼前,在一旁幫忙的同伴也發出了歡呼聲。
  
  駱駝蓬、無葉假木賊、刺頭菊、沙拐棗……王欣越表明,在課堂上經常聽教師敘述各種藥用植物的成效,當親自走進這些植物的成長環境,親眼看到、親手接觸,真的是一種全新的震懾和感動。
  
  葛家樂感嘆:「即便在貧瘠的巖石縫裏,只需一縷陽光,一滴雨露,便能在大自然的恩賜與本身堅強的毅力之間勃發生命力。這是大自然的悠然詩篇,生命的安靜頌歌。」
  
  芳華之花在開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任,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正勵誌經過社會實踐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讓一場場「行走的思政課」展開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為深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力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維,教育和引導廣闊團員青年在建造人與自然調和共生的現代化路途上,弘揚偉大長征精力,爭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維的宣傳員、書寫維護母親河舉動的芳華答卷、當好建造美麗我國的實踐者,科考隊積極參與「美麗我國·芳華舉動」——2023年青少年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
  
  為「美麗我國」做好中醫藥資源維護,註重可持續開展和對生態環境的維護,是科考隊重要任務之一。在行走的途中,從紙片、塑料袋到空飲料瓶,科考隊員們隨時撿起;每逢挖采植物,他們都盡量復原土地,期望這片大地能再次孕育生命。隊員們亦與遇到的路人宣講,呼籲他們共同參與到維護「綠水青山」的行列中。
  
  師生們走入裕民、喀什等城市的中藥市場,調研當地藥材的生產和出售情況,深化皮山縣克裏陽鄉對當地種植戶展開中藥材培養、采收、加工和出售輔導,助力中藥材種植經濟開展,助推鄉村復興。在薩爾塔木鄉的藥材基地,他們學習了大片的甘草種植技術,並與熱心的趙老板進行了深化交流。
  
  「同學們,仔細看這些植物,告訴我你們發現了什麽異常。」楊青山輕輕撫摸著一株甘草的葉片,然後仔細觀察它黃化的尖端「教師,是不是受到了什麽病害或者土壤中缺少某些營養成分?」隊員們專心致誌地圍在一同。
  
  「甘草種植之前,需要經過物理方法或者化學方法對根部進行處理,避免在成長過程中被細菌汙染,避免影響它的成長和藥用價值。」長時間研討引種培養植物的楊青山細致地解釋著。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期望,讓芳華在全面建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開放絢麗之花。」關於本碩兩次參與科考隊的方虎強來說,此次科考意義更加重大:「本科生時參與科考,更多的是在訓練技能、提高自己的歸納素質。研討生再次參與,又走出安徽來到新疆,讓我更加堅定了為西部開展、為祖國需要、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開展貢獻自己的力氣」。
 
Copyright ©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www.hyxfby.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