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接诊急危重症的急诊持续超负荷运行
来源:未知 作者:最新更新
重癥患者救治是當時新冠病毒防控作業的重點,急診科成為抗擊疫情、救治急危重癥的最前沿陣地。記者從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獲悉,連日來,該院急診科搶救量翻倍,正承受著史無前例的壓力。醫院竭盡全力,全員備戰,全院聯動,整合資源,讓急診資源可以更快速地循環和周轉起來,分級分類有序分流患者,實現了急診1小時內看診,留觀患者24小時內清零收治,保證了重癥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背負起了三級醫院重癥救治兜底保證的職責。

全院一盤棋,擴容重癥救治資源隨著防控辦法的優化以及氣候的逐漸轉冷,新冠病毒與流感疊加,急診科和發熱門診患者激增。特別是接診急危重癥的急診繼續超負荷運轉。

2022年12月19日以來,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超越500人次,單日最高900人次,搶救量由常態下的60人次/日,暴升至120人次/日。接診患者中大多是新冠陽性伴有基礎病、突發重癥的高齡患者,血氧低,病況危重,需求緊急處置。「每天120送來的病人都有七八十人。65歲以上老年人急診接診數比以往增加了三四倍。」急診科負責人龔平告知記者,以近幾日為例,每天需求收住院的重癥患者都在160人左右。
「院領導一線坐鎮急診指揮,下了『死命令』:必定要盡全力及時救治患者,下降死亡率!」龔平說。
醫院成立特別時期加強疫情防控應急醫療救治「1+8」安排架構,即1個領導小組、8個作業專班,統籌和諧保證醫療救治各方面作業,實施急診、發熱門診一體化辦理和三級應急救治體系。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特別時期,醫院打破專科壁壘,整合全院資源,保證急危重癥的收治。「全院一盤棋統籌病床資源。各科ICU、EICU、RICU床位集合起來,收治急危重癥;呼吸科幾個病區床位集合,收治重癥,並作為急危重癥的轉換床位;內科病房收治稍重的患者;外科病房收治輕癥患者;保存280-300張急診留觀床。」醫務部主任劉大樂告知記者。
全員訓練,保證醫療救治人手2022年12月21日,深圳市人民醫院發出了致整體幹部職工的一封信:「在人民最需求的要害時刻,迎難而上是咱們深醫人的優良傳統和本色擔任。期望整體深醫人繼續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各黨安排負責人要發揮頭雁效應,黨員同誌要主動擔任作為,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吹響了應戰的號角。
在患者激增的高強度作業狀態下,急診科一切醫師、護士、保安、保潔,即使身體抱恙,仍頂住身體不適,堅守在作業崗位。
新冠治療專家共識、用藥攻略、重癥救治要害……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各科醫務人員都收到了醫院一系列的訓練攻略。醫院調集各學科醫護力量繼續向急救醫學中心運送援助,內科援助發熱門診、急診、重癥搶救,非內科援助內科體系,重癥患者全院專家會診,形成醫療救治梯隊,保證醫療人力。醫院活躍采取辦法繼續分配資源「打高峰」,既緩解急診醫護人員歇息問題,也最大限度保證重癥患者救治。
想盡一切辦法,保證物資供應物資保證也是醫療救治的要害。在當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深圳市人民醫院想盡辦法,盡最大或許為重癥救治資源的擴容供給物資的支撐。
醫學裝備部副主任鐘曉茹告知記者,在防護物資上,醫院打「提前量」,提前儲藏了一批外科口罩、N95口罩、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阻隔衣、防護面屏等,有效地應對了最嚴重的短缺時期。現在也在按照90天運用量進行應急采購儲藏。
在設備裝備上,醫院緊急分配全院臨床科室的100多臺套設備,供ICU病房運用;緊急采購了23臺呼吸機和一批高通量濕化儀、冰毯機、監護儀等;醫院的工程師把能滿足監護室運用的多模式功用麻醉機加裝濕化器底盤,作為重癥監護室應急呼吸機運用。
「醫院儲藏藥品、采購呼吸機等,給咱們重癥救治供給了有力保證。現在收治的重癥病人增多,咱們呼吸科的普通病房也配上呼吸機成為了亞重癥病房。現在咱們也在搜集恢復期病人的血漿,為透析等特別重癥患者救治做好預備。」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傅應雲說。
Copyright ©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www.hyxfby.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