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肛泰疗法 >

脑血管造影术基本完成了从股动脉到桡动脉入路的转变

来源:未知 作者:最新更新
    「你看,就是這裏,只有針眼大小,現在不痛也不癢了……」7月29日上午,正在武漢江夏區榜首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吳爹爹(化名),向前來探視的家人展現「手術切口」,並給手術醫生一個大大的「贊」。
    據了解,本年7月12日,現年73歲的吳爹爹,發現自己忽然左邊肢體乏力,伴吐詞不清,口角歪斜……吳爹爹榜首反應是「壞了,中風(腦梗)了。」所以在家人的陪同下,急忙來到江夏區榜首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就診。
    「入院後,行腦血管造影、磁共振灌註成像,證明腦血管狹窄,腦組織缺血。」神經內科朱燦敏經過印象查看結果,掃除「腦梗死」診斷,並及時與患者交流下一步醫治方案。
 
    「慣例的神經介入,是經股動脈(大腿根部)入路,即經過股動脈穿刺實現全腦血管造影和介入醫治。股動脈穿刺手術後需臥床24小時,無法下床大小便,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穿刺部位血腫、假性動脈瘤、股動靜脈瘺等並發癥......」朱燦敏耐心跟吳爹爹及家族交流手術方式時,吳爹爹面露難色,說什麽也不願意手術。
 
    「後來了解到,吳爹爹對手術心存顧忌,一貫好強的爹爹接受不了術後24小時臥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為了消除吳爹爹的憂慮,神經內科朱燦敏團隊隨即召開科內討論會,最終決定為爹爹施行經橈動脈(腕部)入路的大腦中動脈血管構成術。在了解該手術方式的相關狀況後,吳爹爹悵然答應接受手術。
 
    7月22日上午,在完善相關術前查看後,吳爹爹被推進介入導管室,在朱燦敏主任神經內科團隊的默契合作下,用時1個半小時,經過在吳爹爹右手腕橈動脈處註冊介入通路,經過導管直通大腦中動脈狹窄處,順利完成了該院首例經橈動脈入路的大腦中動脈血管構成術,術中吳爹爹生命體征平穩,僅有造口處極少量出血,術後恢復良好,雙側肢體肌張力恢復正常,下地行走如常,吐詞明晰,估計本周可以恢復出院。
 
    「神經介入中腦血管造影術,基本完成了從股動脈到橈動脈入路的轉變。」據該院神經內科主任朱燦敏介紹,經橈動脈穿刺入路成為腦血管介入診療的一種新的術式,增加了手術效率,縮短了手術時刻,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手術患者的舒適度。同時,因為其穿刺部位表淺,術後即可下床活動,不僅舒適度高,並且縮短了住院時刻,減少了住院費用。
 
Copyright ©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www.hyxfby.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